机器学习(回归二)——线性回归-最小二乘-代码实现_最小二乘法求二元线性回归方程代码-程序员宅基地

技术标签: 机器学习  线性回归  最小二乘  

本篇内容本来想在写在上篇博客中的,那样篇幅过长,就单独提出来了。

机器学习中经常用到scikit-learn,他是一个建立在Scipy基础上的用于机器学习的Python模块。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已经发展出为数众多的基于Scipy的工具包,他们统称为Scikits。而在所有的分支版本中,scikit-learn是最有名的,是开源的,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地使用这个库或者进行二次开发。

scikit-learn包含众多顶级机器学习算法,主要有六大基本功能,分别是分类、回归、聚类、数据降维、模型选择和数据预处理。scikit-learn拥有非常活跃的用户社区,基本上其所有的功能都有非常详尽的文档供用户查阅。可以研读scikit-learn的用户指南及文档,对其算法的使用有更充分的了解。

本篇文章采用两种方式实现线性回归,一种是使用scikit-learn。而通过上篇博客,我们已经知道了最小二乘法求解线性回归参数,所以完全可以自己手动实现。

一、使用scikit-learn

API

使用到的线性回归的AP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该API内部实现就是使用的普通最小二乘法。

功能

现有一批描述家庭用电情况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算法模型预测,并最终得到预测模型(每天各个时间段和功率之间的关系、功率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等)。数据来源:Individual household electric power consumption Data Set,点击Data Folder -->household_power_consumption.zip 下载即可。或者去这个地方下载(本人已上传资源,0C币) “household_power_consumption_1000.z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

代码是基于“jupyter notebook”环境下的,为了知道代码的一些中间环节,代码会中断来展示一些中间数据、图形等。

#引入线性回归的API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数据划分的类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 线性回归的类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 数据标准化

# 引入其他所需要的全部包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 as mpl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pandas import DataFrame
import time

# 解决中文显示问题
mpl.rcParams['font.sans-serif']=[u'simHei']
mpl.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False

# 加载数据
# 日期、时间、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流、厨房用电功率、洗衣服用电功率、热水器用电功率
path1='datas/household_power_consumption_1000.txt'
df = pd.read_csv(path1, sep=';', low_memory=False)#没有混合类型的时候可以通过low_memory=F调用更多内存,加快效率)
df.head() ## 获取前五行数据查看查看

前五行数据

# 查看格式信息
df.info()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中会有一些异常数据,所以需要处理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上图会知道有缺失的数据。

# 异常数据处理(异常数据过滤)
new_df = df.replace('?', np.nan) # 替换非法字符为np.nan
datas = new_df.dropna(axis=0, how = 'any') # 只要有一个数据为空,就进行行删除操作
datas.describe().T # 观察数据的多种统计指标(只能看数值型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创建一个时间函数格式化字符串
def date_format(dt):
    # dt显示是一个series/tuple;dt[0]是date,dt[1]是time
	# import time
    t = time.strptime(' '.join(dt), '%d/%m/%Y %H:%M:%S')
    return (t.tm_year, t.tm_mon, t.tm_mday, t.tm_hour, t.tm_min, t.tm_sec)

## 需求:构建时间和功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认为:特征属性为时间;目标属性为功率值。
# 获取x和y变量, 并将时间转换为数值型连续变量
X = datas.iloc[:,0:2]
X = X.apply(lambda x: pd.Series(date_format(x)), axis=1)
Y = datas['Global_active_power']

X.head(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对数据集进行测试集合训练集划分
# X:特征矩阵(类型一般是DataFrame)
# Y:特征对应的Label标签(类型一般是Series)
# test_size: 对X/Y进行划分的时候,测试集合的数据占比, 是一个(0,1)之间的float类型的值
# random_state: 数据分割是基于随机器进行分割的,该参数给定随机数种子;给一个值(int类型)的作用就是保证每次分割所产生的数数据集是完全相同的
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0)

print(X_train.shape)
print(X_test.shape)
print(Y_train.sha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查看训练集上的数据信息(X)
X_train.describ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数据标准化
# StandardScaler:将数据转换为标准差为1的数据集(有一个数据的映射)
# scikit-learn中:如果一个API名字有fit,那么就有模型训练的含义,没法返回值
# scikit-learn中:如果一个API名字中有transform, 那么就表示对数据具有转换的含义操作
# scikit-learn中:如果一个API名字中有predict,那么就表示进行数据预测,会有一个预测结果输出
# scikit-learn中:如果一个API名字中既有fit又有transform的情况下,那就是两者的结合(先做fit,再做transform)
ss = StandardScaler() # 模型对象创建
X_train = ss.fit_transform(X_train) # 训练模型并转换训练集
X_test = ss.transform(X_test) ## 直接使用在模型构建数据上进行一个数据标准化操作 (测试集)

pd.DataFrame(X_train).describ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模型训练
lr = LinearRegression(fit_intercept=True) # 模型对象构建
'''
LinearRegression(fit_intercept=True, normalize=False,copy_X=True,n_jobs=1)
	fit_intercept:是否需要截距
	normalize:是否做标准化,上面已在单拿出来做了标准化
	copy_X:是否进行数据复制,如果复制了,对数据进行修改,就不会改变原数据
	n_jobs:并行运行。但需要CPU至少双核,基本不怎么用
'''
lr.fit(X_train, Y_train) ## 训练模型
## 模型校验
y_predict = lr.predict(X_test) ## 预测结果

print("训练集上R2:",lr.score(X_train, Y_train))
print("测试集上R2:",lr.score(X_test, Y_test))
mse = np.average((y_predict-Y_test)**2)
rmse = np.sqrt(mse)
print("rmse:",rms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的R²可以当成准确率,后续的文章中会有详细介绍。

# 输出模型训练得到的相关参数
print("模型的系数(θ):", end="")
print(lr.coef_)
print("模型的截距:", end='')
print(lr.intercept_)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θ中的第1,2,6个为0,说明这一维度的数据对于模型而言不起作用。观察上面X_train.describe()输出的数据,发现这几维度的数据的方差都为0,说明这几个维度的数据是一样的,肯定对模型而言,起不了作用。

## 模型保存/持久化
# 在机器学习部署的时候,实际上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将模型进行输出;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直接将预测结果输出
# 模型输出一般是将模型输出到磁盘文件
from sklearn.externals import joblib

# 保存模型要求给定的文件所在的文件夹比较存在
 joblib.dump(ss, "result/data_ss.model") ## 将标准化模型保存
 joblib.dump(lr, "result/data_lr.model") ## 将模型保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加载模型
ss3 = joblib.load("result/data_ss.model") ## 加载模型
lr3 = joblib.load("result/data_lr.model") ## 加载模型

# 使用加载的模型进行预测
data1 = [[2006, 12, 17, 12, 25, 0]]
data1 = ss.transform(data1)
print(data1)
lr.predict(data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预测值和实际值画图比较
t=np.arange(len(X_test))
plt.figure(facecolor='w')#建一个画布,facecolor是背景色
plt.plot(t, Y_test, 'r-', linewidth=2, label='真实值')
plt.plot(t, y_predict, 'g-', linewidth=2, label='预测值')
plt.legend(loc = 'upper left')#显示图例,设置图例的位置
plt.title("线性回归预测时间和功率之间的关系", fontsize=20)
plt.grid(b=True)#加网格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功率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X = datas.iloc[:,2:4]
Y2 = datas.iloc[:,5]

## 数据分割
X2_train,X2_test,Y2_train,Y2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2,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0)

## 数据归一化
scaler2 = StandardScaler()
X2_train = scaler2.fit_transform(X2_train) # 训练并转换
X2_test = scaler2.transform(X2_test) ## 直接使用在模型构建数据上进行一个数据标准化操作 

## 模型训练
lr2 = LinearRegression()
lr2.fit(X2_train, Y2_train) ## 训练模型

## 结果预测
Y2_predict = lr2.predict(X2_test)

## 模型评估
print("电流预测准确率: ", lr2.score(X2_test,Y2_test))
print("电流参数:", lr2.coef_)

## 绘制图表
#### 电流关系
t=np.arange(len(X2_test))
plt.figure(facecolor='w')
plt.plot(t, Y2_test, 'r-', linewidth=2, label=u'真实值')
plt.plot(t, Y2_predict, 'g-', linewidth=2, label=u'预测值')
plt.legend(loc = 'lower right')
plt.title(u"线性回归预测功率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fontsize=20)
plt.grid(b=True)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发现使用scikitlearn做机器学习特别简单:

  • 首先考虑做什么事,如我要做时间和功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 然后找相关的数据:时间是什么、功率是什么
  • 找到数据,把数据分成两块:训练集、测试集
  • 对数据进行一些操作:格式化、异常值处理、标准化
  • 接下来做模型的训练

就一个模型来讲,流程就是这些。

二、自己实现

对于最小二乘法已经了解了,代码实现的过程也知道。我们完全可以自己通过代码实现最小二乘法,来进行预测。

# 引入所需要的全部包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数据划分的类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 as mpl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pandas import DataFrame
import time

## 设置字符集,防止中文乱码
mpl.rcParams['font.sans-serif']=[u'simHei']
mpl.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False

# 加载数据
# 日期、时间、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流、厨房用电功率、洗衣服用电功率、热水器用电功率
path1='datas/household_power_consumption_1000.txt'
df = pd.read_csv(path1, sep=';', low_memory=False)#没有混合类型的时候可以通过low_memory=F调用更多内存,加快效率)

df.head(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功率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X = df.iloc[:,2:4]
Y2 = df.iloc[:,5]

## 数据分割
X2_train,X2_test,Y2_train,Y2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2,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0)

type(X2_trai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现不是矩阵,必须转换成矩阵才能进行最小二乘公式计算。

# 将X和Y转换为矩阵的形式
X = np.mat(X2_train)
Y = np.mat(Y2_train).reshape(-1,1)

type(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发现,已经转成矩阵。

# 计算θ
theta = (X.T * X).I * X.T * Y
print(thet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到的就是我们上篇博客中最小二乘法得到的解析式: min ⁡ θ J ( θ ) = ( X T X ) − 1 X T y \min\limits_{\bm{\theta}} J(\theta) = \left( X^T X \right)^{-1} X^T \bm{y} θminJ(θ)=(XTX)1XTy

# 对测试集合进行测试
y_hat = np.mat(X2_test) * theta
# 画图看看
#### 电流关系
t=np.arange(len(X2_test))
plt.figure(facecolor='w')
plt.plot(t, Y2_test, 'r-', linewidth=2, label=u'真实值')
plt.plot(t, y_hat, 'g-', linewidth=2, label=u'预测值')
plt.legend(loc = 'lower right')
plt.title(u"线性回归预测功率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fontsize=20)
plt.grid(b=True)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代码,发现运行效果跟scikitlearn的运行效果差不多。

最后,再总结一下: 其实很简单,除去画图的代码,主要部分就剩下数据处理和训练那几行代码。好了,掌声,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zhanglianhai555/article/details/103404919

智能推荐

TC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_tcp的3次握手和4次挥手-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1.4k次。Tc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自己的见解_tcp的3次握手和4次挥手

自然语言处理核心期刊_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467次。全国第十六届计算语言学会议(CCL 2017)及第五届基于自然标注大数据的自然语言处理国际学术研讨会(NLP-NABD 2017)联合征稿启事2017-03-20“第十六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The Sixteenth 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CCL 2017)将于2017年10月13日—15日在南京师范..._ccl是中文核心吗

html中的li标签不换行,css li 不换行(布局,内容)-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3k次。参考这里------不换行的策略:不换行原理:ul 和 li 默认都是 display:block; 的标签,可以通过2种方式实现 li 的 不换行显示:* 将 li 设为 display:inline; ,然后通过 marging 和 padding 设置 li 的间距,* 将 li 设为 float:left; ,然后通过 ( margin & padding ) 设置 li 的间距,...

强大的虚拟音频器:Loopback for Mac_音频虚拟器作用-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1.5k次。loopback mac 激活版是mac上一款强大的虚拟音频器,可以帮助您创建聚合来自多个源(如麦克风或各种应用程序)的输入的虚拟设备,然后可以将其设置为其他应用程序中的默认输入设备。每个设备都可以配置为从任何应用程序或输入源绘制音频,甚至可以实时监视输出。而且通道映射是自动执行的,但您也可以通过将项目从音频源表拖动到通道映射表来手动配置虚拟设备。原文链接:https://mac.orsoon.com/Mac/164753.html(附安装下载教程)适用于MAC的无线音频路由突然间,在Mac上的应_音频虚拟器作用

linux中vi编辑的使用_linux如何进入vi编辑模式-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5.7k次,点赞2次,收藏37次。1.1 vi的三种模式命令模式、插入模式/编辑模式、末行模式三种模式的用法:命令模式:进入vi编辑器之后就是命令模式,命令模式不可编辑,只可以执行命令。插入模式/编辑模式:在命令模式中,按i进入插入模式/编辑模式末行模式:编辑完成后,按ESC返回命令模式,在命令模式中,按:进入末行模式,在末行模式中wq保存并退出vi模式,按q!不保存并退出。1.2 如何进入vi编辑模式① vi 新文件 ---创建新文件并打开vi命令模式。 例:vi a.txt ---创建新文..._linux如何进入vi编辑模式

随便推点

Android中轮播图的实现_安卓轮播图-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502次。—————–纯粹图片的轮播图——————–导包 //banner广告轮播图 compile 'com.youth.banner:banner:1.4.9'布局中使用

北京口袋时尚科技公司-微店内推技术一面-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185次。今天下午预约的面试,如期到来,回顾一下面试的过程.1.简单的自我介绍2.开始面试(看简历问),一面一般是压力面试,我简历上写的可以开发手机游戏(Cocos2d-x),他就问知道Dijkstra算法吗,面试时面试官说他电话有问题(确实信号不信),但面试官很nice,我一时没听清,就说不知道,以前写过单源最短路径的题。3.看了我研究过安全与劫持,他就问内核态和用户态的转化过程,感觉答的不是..._北京口袋时尚科技有限公司的微店

2020年末知识大总结:Java程序员转Android开发必读经验一份,嵌入式开发入门教程_软件开发转移动端开发需要学什么-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815次。Android是主流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Java是一种开发语言,两者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两种职业岗位的选择。学安卓从事移动互联方向开发,学Java从事软件、网站开发。而安卓上的应用大多是Java编写的,所以建议在安卓前期的Java学习阶段中,要用心学好。言简意赅的说说“转”前的准备:其实Java程序员要自学安卓开发的基础知识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毕竟语言相通,特性相似, 阅读安卓源代码的门槛以比较低一些,作为能够考虑“转”的合格的程序员的你,自学能力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应该不是问题,学习安卓也相对比较轻松._软件开发转移动端开发需要学什么

Stm32CubeIDE设置补全快捷键和主题_cubeide快捷键设置-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8.2k次,点赞8次,收藏32次。Stm32CubeIDE设置补全快捷键和主题stm32CubeIde的设置,省的自己忘记了。一、主题设置提示:这里可以添加要学的内容例如:1、 help->Eclipse Market->输入"Devstyle"查找主题插件->install安装2、窗口->首选项 找到主题3、按照如下设置完成后会提示重启,重启后效果如下所示二、补全设置用于设置代码的自动补全搜索: key->content assist默认的补全快捷键时alt+/,这里我改成双击两次_cubeide快捷键设置

【QBKbupt】洛谷P2525Uim的情人节礼物·其之壱-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142次。(题目链接: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2525)#include<bits/stdc++.h>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int tmp,pos,s,n,number,symbol=1,input[10],data[10],memory[10]; scanf("%d",&n); for(int i=1;i<=n;i++) { scanf("%d",&input[i]);

CSS入门|空余空间、换行和省略-程序员宅基地

文章浏览阅读241次,点赞3次,收藏7次。text-overflow:ellipsis(省略号);(如果用clip(裁剪),就没有三个点)nowrap 文本不换行,直到遇到标签【最常用】pre 预格式化文本-保留空格,tab,回车。pre-line 显示回车,不显示换行,空格。做出多的文本省略、显示三个点的效果——容器宽度:width:200px;White-space空余空间。pre-wrap 自然换行。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标签